从凉山工投集团的办公室到普格县黎安乡的山村田野,李林雷已经历经普格县两个村的第一书记。无论是在过去担任第一书记的黎安乡日史博肯村,还是如今担任第一书记的任职的黎安乡麻窝凼村,李林雷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在驻村帮扶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急群众所急,解民生难题
刚到日史博肯村任职时,李林雷便一头扎进了下乡入户的走访中。在日史博肯村2组,李林雷发现,因修建防火通道时水管意外损坏,影响到村民们日常饮用水的使用。“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李林雷当即把情况上报给乡党委政府,随后马不停蹄地协调普格县相关单位,从沟通方案到督促施工,全程跟进。2021年10月5日,清澈的自来水顺着管道流进村民家中,村民们生活用水得到解决。
2021年9月1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袭击了村庄。“快!通知大家转移!”凌晨时分,李林雷第一时间联系村组干部,冒着倾盆大雨和滑坡的风险,挨家挨户敲响受灾害威胁农户的家门,将村民们连夜转移到安全地带。那一晚,所有人都几乎没合眼,直到确认所有受灾害威胁群众都脱离危险,才松了口气。
兴产业促增收,铺就致富路
“要让村民们稳定增收,产业是根基。”李林雷深知这一道理。
日史博肯村有着种植烤烟的传统,但缺乏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产业规模始终上不去。李林雷主动对接,多次往返协调,最终争取到四川中烟的大力支持,累计投入700万余元助力烤烟产业,“中烟国宝宽窄基地”在村里落地生根。项目不仅涵盖了2.3公里烟地便民道路的修建,解决了村民运输难题,还修建了蓄水池,保障了灌溉需求。更重要的是,邀请专家开展烤烟种植、烘烤技术培训,让村民们掌握了科学种植的“金钥匙”。
烤烟产业规模也逐年扩大,2022年烤烟覆盖面积1273亩,2023年增长到2315亩。金黄的烟叶变成村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同时,通过李林雷的协调,村里还成功将土地流转出去,用于种植阳光玫瑰葡萄,为村民们带来了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守底线固成果,筑牢幸福基
2022年12月,日史博肯村荣获州级“六无”平安村,这份荣誉的背后,是李林雷与村“两委”一起,在治安防控、矛盾调解、风险排查等方面付出的不懈努力。
在监测户的帮扶方面,李林雷倾注了大量心血。2023年9月,李林雷刚到任麻窝凼村没多久,新增监测户阿子委苦惹家的情况牵动着他的心:一家5口人,妻子患肺部疾病,长女有重度抑郁症,次女在读大学,长子读高中,家庭负担沉重。
从摸排到将其纳入监测对象,李林雷始终全程跟进:为这家人办理了整户低保,保障基本生活;联系农业农村局,为他们发放鸡苗,鼓励发展庭院养殖增加收入;通过联系对接成都师范大学,为次女申请到部分补助,减轻求学负担……这个曾经深陷困境的家庭,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从解决喝水难题到产业发展帮扶,李林雷用一件件实事、一个个行动,诠释着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