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前行,稳中求进。2025年,金阳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指标完成州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实现这些目标,今年金阳县将重点从八个方面抓好工作,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金阳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以崭新的面貌和坚定的步伐,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迈进。
健全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立足实际,做大“特色农业大文章”,力争农业增加值增长4%。确保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持在9.7万亩以上、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4.7万亩以上、产粮7.45万吨以上。
加快推动丝窝生猪养殖基地、百草坡种牛智能化示范培育基地等重大养殖项目增产达产。持续推动13个省州县现代农(林)业园区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水果+”“中药+”“青花椒+”等产业,全县青花椒产值达12.3亿元左右,新增沿江热带特色水果2500亩。
加快构建新型工业化进程,深入实施地上找“风光”地下找“矿产”战略行动,全力打造金沙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深入实施“建筑强企”培育行动,力争建筑业总产值突破4.5亿元。
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力争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0%。科学编制文旅发展战略规划,持续加强文旅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全面评估“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和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问题研究,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纲要草案,同步编制道路交通、水利设施、产业发展等相关专项规划。
高质量做好宜攀、西昭2条过境高速建设服务保障工作,启动建设金阳县城至宜攀高速连接公路、西溪河大桥重建工程等13个交通项目。
加快推进波洛水库项目建设,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4处、种养基地水系配套等农业灌溉项目7个。纵深推进计划总投资82.3亿元的53个托底性帮扶项目。
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优化完善监测帮扶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大规模返贫底线。聚焦4个方面35项考核指标,持续深化“五条产业发展示范带”布局,建立健全产业类项目联农带农利益连接机制。加快建设热水河乡百香果标准化种植基地、丙底镇高山蔬菜水系配套等57个重大产业项目。深入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补短补缺五年行动,打造和美乡村10个。
深度推进城乡融合,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动国债地灾避险搬迁项目扫尾工作,加快启动建设东区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等项目,提升东区人口承载力和吸附力。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
围绕“两重”“两新”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确保项目投资储备库总体规模始终保持在500亿元以上。推动“省16条”、“州11条”政策落地落实。精心举办火把节、索玛花文化旅游促消费等重大节庆活动,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4亿元,增长8%。
成立金阳县餐饮文化协会,发挥“桥梁、纽带、协调、服务”4大关键作用,引领餐饮行业向多元化、高品味发展。持续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完成国内州外新增投资7亿元以上。充分发挥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桥梁纽带作用,力争在产业发展、农产品销售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全面深化改革,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入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面落实《凉山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条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实施“全域开放”战略,加强与周边地区协调联动,扩大在旅游开发、生态产业、清洁能源等方面深度合作,打造大凉山东部川滇结合部开放合作门户县。
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推动教育优质发展
持续填平补齐城乡教育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山江乡中心校改(扩)建项目建成投用,力争启动务科中学等项目建设,新增学位1800个。
加快推进健康金阳建设,持续推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提档升级。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守好群众“米袋子”“菜篮子”。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00人以上。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力推进空气质量改善行动,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00%,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全县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全面落实“林长制”,加强百草坡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深入开展“大规模绿化金阳行动”,完成营造林3000亩以上。巩固长江“十年禁渔”和小水电清理整治成果,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培育壮大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守牢发展底线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城乡消防、危化品、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
全力防范自然灾害,始终绷紧“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思想之弦,坚决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守牢防汛防地灾“零伤亡”底线。
筑牢社会稳定防线,持续巩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