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生机勃勃,正是奋进好时光。
时间的指针来到5月中旬,凉山州推进钒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推动钒钛产业提质倍增、做优做强。
这是全州重大产业链建圈强链攻坚大会举行后,首个聚焦相关重大产业链建圈强链召开的会议。
钒钛产业链承载地县(市)、重点企业畅所欲言,讨论碰撞思想火花,交流凝聚发展共识。
凉山立足钒钛资源禀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正“扬帆起航”。
西昌钒钛产业园区持续擦亮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金字招牌”,打造世界级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基地。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钟源 摄

会场外的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昌创润新材料高纯钛及高端钛(合金)电子材料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达产后将实现年产9339吨高纯金属及高端钛,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
同样,西昌华腾宇航级钛合金项目瞄准航空航天市场,建设钛合金锻件、管材等生产线,打通“海绵钛—钛合金—终端产品”全产业链,带动精密加工、设备制造等配套产业集聚发展。
凉山深入推进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何深意?
这是挺膺担当的奋进征程——
凉山一以贯之做好资源能源大文章,以推进钒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重要突破口,有力服务四川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战略备份基地大局。
这是飞扬激越的发展曲线——
凉山地处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钒钛资源储备,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矿产资源大幅增储,综合产能稳步提升。
这是培育壮大的竞争优势——
凉山累计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户,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1家,西昌钢钒钙化法清洁提钒工艺、西昌创润高纯钛熔炼提纯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率达99.68%,绿色转型加速推进。
这是推动发展的澎湃动能——
凉山建起了“原矿—钒渣—钒制品—钒储能”产业链,正加快打造钛化工、钛金属产业链,去年全州55户钒钛钢铁规上企业总产值达492亿元、占全州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4.6%,建链强链不断突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全州经济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提供了强力支撑。
攥指成拳,聚链成圈。加快构建从钒钛资源端到钒储能、钛化工、钛金属等生产应用端的全产业链,凉山必定能在未来发展和竞争中开辟新赛道、赢得新优势。

将优势、长板发展成新的增长点,方能打造钒钛产业链的强大竞争力。
落实钒钛产业链链长制和协同推进机制;按照“主要承载地西昌+协同发展地会理、德昌、会东、盐源”的空间布局;科学编制钒钛产业链图谱……
政策措施精准发力、协同配合。
一以贯之、更加有效地强化统筹调度,州链长办围绕产业链图谱及建设分布情况,收集汇总、分析研判制约难题,“清单式”研究解决。
一以贯之、更加有力地强化指导服务,聚焦聚力“规划统筹+政策引导”,精准落实产业政策、服务重点企业,把控项目招引重点,确保新建项目早开工建设、早投产达效。
一以贯之、更加有为强化协作配合,围绕钒钛产业发展脉动,持续加强要素保障供给、财政金融服务和各类政策集成,切实解决用地、用能、用水方面的难题,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推进设备更新、工艺迭代和产业升级。
主要承载地引领带动、协同发展地竞相发展,凉山钒钛产业生态整体“建圈”、分条“强链”。

4月1日至3日,州钒钛产业链长率招商小分队到陕西省西安市考察对接投资项目,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就深化钒钛产业合作达成一系列共识。
期间,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与西安新派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高性能稀有金属制品及装备产业化项目落户建设。
……
招商是钒钛产业“建圈强链”的源头活水——一直以来,凉山通过科学制定招商目标、精准选定招引对象、丰富拓展招引方式,一大批钒钛产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走进凉山、投资凉山。
深化!通过动态更新钒钛钢铁产业链“招商指南及一图五单”,立足产业建链需要,招大引强、招新选优,全过程提高对接、洽谈、签约工作效率,丰富的钒钛资源、优越的营商环境等,对产业上下游优质企业的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
项目是钒钛产业“建圈强链”的重要支撑——凉山以项目实施为中心,在做实前期工作、项目开工建设、推动投产达效上下深功夫,一步一个脚印推进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
稳实!坚持一个重点项目、一套专班的“保姆式”服务,推动新建成的产业项目及时开工投产、尽快满产稳产,切实把产业项目转化为企业产能、工业产值。
园区是钒钛产业“建圈强链”的主要载体——凉山以园区提能升级为导向,整体提升园区的钒钛产业承载能力。
坚定!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引导钒钛新材料、钒储能电池、钛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构建完整的钒钛钢铁产业链,做大做强钒钛主导产业;德昌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钒制品、钛化工等产业,提升涉化工钒钛产业的承载水平;会理有色产业经济开发区整合工业组团,优化园区布局,扎实推进钒钛资源开发及精深加工;会东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园区积极谋划布局钒钛上、中、下游产业,不断壮大钒钛产业规模。
如今,凉山钒钛产业通过政策制定、企业引育、项目建设等,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企业是钒钛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
近年来,重点企业深耕凉山发展,为推动钒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面向未来,广大企业更需聚焦钒钛产业上下游环节,持续加强项目投资、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努力发展壮大主导、主营产业,为推进凉山钒钛产业建圈强链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上游原矿开采生产、中游高端材料制造、下游产品应用的关键环节加强投资建设。四川攀金新材料有限公司“4万吨钛及钛合金熔锻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后,可有效填补攀西地区钛锭熔炼能力缺口,首创“钢钛共线轧制”模式,打通“海绵钛-熔铸-锻造-热轧-冷轧-钛材”产业链。
西昌新钢业攀新钒钛公司在0.8mm薄规格酸洗钛材技术开发过程中,系统提炼出涵盖15项关键工艺标准的技术规范体系,为后续开发极薄规格产品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力争掌握一些核心技术、研发一批拳头产品,切实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
深入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高端化跃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本质安全提升、优质设备供给“五大行动”。同时,企业向“新”而行,积极引进钒钛领域先进数字化平台,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步伐,钒钛产业发展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奋勇争先行致远,策马扬鞭又一程。新时代新征程上,在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凉山着力推动钒钛产业提质倍增、做优做强,构建更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将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