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产业升级的号角已然吹响。凉山,这片位于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的热土,坐拥得天独厚的资源能源宝库与丰饶的粮食生产沃土。守护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是凉山义不容辞的政治使命。
全局视野布局,精准施策发力。如今的凉山,把推进重大产业链建圈强链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加快构建更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彰显服务国省战略实施的政治担当,着力加速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的具体行动,着力拓展推动凉山发展弯道超车的现实路径,正奋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即日起,本报推出“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报道,看凉山如何在重大产业链“建圈强链”时代步伐中,以产业成链集群发展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敬请垂注。
近日,在重钢西昌矿业有限公司智能采矿操控中心控制室内,工作人员通过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监控矿区内采矿设备运行情况、矿石运输线路以及人员分布状况。
大家眼中的凉山重大产业链建圈强链是什么?
在参加第二十届西博会广大客商眼中,这里是科技创新的高地,全球最大的超高纯钛锭“亮相”凉山展馆,作为钛金属产业链的核心高端产品,攻克了长期依赖进口的难题,填补了国内高端钛材料制造的空白;
在四川喆航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负责人聂勇的眼中,这里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地,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规划年产无人机800架,建成投产后将为凉山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重庆游客徐莉的眼中,这里是全域全时旅游的高地,西昌市以花为“媒”,完美呈现“川内赏蓝花楹天花板”的实力,众多旅游活动圈粉无数,让人流连忘返。
……
不同的角度,共同的心声,指向凉山以“链长制”为抓手推进重大产业链建圈强链,加快构建更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
位于德昌县工业园区的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是目前西南片区功能最全的高原低风速风电机组生产基地、研发基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产业链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2023年7月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强化粮食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等生产供应,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链建设,建立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汇聚资源、建圈强链。
推进重大产业链建圈强链,这不仅是凉山进一步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的重要之举,更是服务四川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战略备份基地大局的战略之举。
产业是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无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还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都需要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依托。
4月26日,全州重大产业链建圈强链攻坚大会召开,对推动钒钛、稀土、铜、磷化工、清洁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链建圈强链,力争到2027年产业链产值突破4000亿元,作出系列安排部署。
西昌钒钛产业园区持续擦亮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金字招牌”,打造世界级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基地。
凉山为何在深入实施“五大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的基础上,还就重大产业链建圈强链进行再深化、再提升?
从外部形势变化来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产业链供应链正加速重构,融合化、生态化、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从内部发展情况来看: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我省正积极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
从州情实际来看,进入新发展阶段,凉山以深化“三找”资源普查为牵引,构建更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双碳”目标下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硬性约束,产业结构不优、资源就地转化利用不足,一直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中国稀土(凉山)公司已经形成了“采、分、冶、加、研”全产业链。图为 工人们正在电解车间作业。
凉山推进重大产业链建圈强链——
就是要进一步梳理对接国家战略急需的紧缺资源和短板领域,加强重点产业链前瞻性研究和精准化引导,推动更多国省战略性产业项目布局落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争取发展机遇、展现凉山担当。
就是要释放产业支撑直接决定现代化经济体系质量的信号,以产业为重点做强实体经济,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不断提升在全省发展版图中的位势。
就是要持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特色优势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劲动能和坚实支撑。
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无论着眼于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还是抢抓机遇、担当使命,重大产业链建圈强链都是凉山的必然选择。
全州重大产业链建圈强链,必须找准主攻方向、突出着力重点,通过化点成珠、串珠成链、集链成群,努力实现重大产业提质倍增目标。
构建技术领先、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钒钛钢铁产业集群。近日,西昌新钢业攀新钒钛公司传来喜讯——攀钢首卷0.8mm钛酸洗卷成功下线,标志着在高端钛材加工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板材厂热轧生产线。
同样,凉山聚焦资源禀赋,引领带动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创新突破,支持稀土企业战略整合,积极谋划布局磁性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发光材料等终端下游产业。
探索发展新路径,以重大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链发展“含金量”。凉山持续推进铜资源找矿行动,聚力推动阴极铜项目加快建设,深化铜基新材料中试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争创技术创新平台,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业。
坚持绿色生产、综合利用。凉山紧扣全省产业规划精准布局磷化工产业,依托磷矿资源,大力推动“飞地园区”共建、“飞地项目”落地,重点开发五氧化二磷、磷酸铁锂、食品级电子级磷等磷化工系列产品。
北理同创(会东)新材料有限公司光伏组件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检查光伏组件。
德昌永郎光伏、甘洛瀑布沟水光互补二期光伏、木里沙湾一期风电等5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凉山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开展氢能多场景应用示范,积极推进风场加密、风光同场、水电扩容,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持续擦亮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金字招牌”。
凉山中水恒岳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工人师傅正在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内作业。
川续断、当归、附子、川牛膝、艾草、大黄、万寿菊……凉山中药材蕴藏丰富,具有良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积极鼓励医药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化中药制剂研究开发,建设以康复新液和抗感颗粒药品智能生产、美洲大蠊系列产品开发、中华大蟾蜍系列医药产品、中药饮片炮制加工及配方颗粒、保健品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链。
向数字挖潜能,向智慧要效能,数字化浪潮滚滚而来。走进好医生数字化智能工厂,DCS控制中心可对6700多个控制点位实现全流程精准管控,传统中药生产工艺稳定性提升40%,生产效率同比提升18%,单位产品能耗下降23%,产品合格率突破99.8%。凉山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牵引,持续推进工业“智改数转”和产业全领域数字化转型,实现制造到“智造”的蝶变。
近日,西昌市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卫星基地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正式投产;无人机携带快递包裹完成从木里县城至列瓦镇、李子坪乡、项脚乡友友坪村、乔瓦镇簸箕萝村等地的首次试航……这正是凉山以建设西部商业航天港为牵引,积极推进西昌航天高端智造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新材料和低空装备制造产业的生动缩影。
会理石榴。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资料
会理石榴、盐源苹果、雷波脐橙……一大批具有“大凉山”特色的农产品享誉全国、深受消费者喜爱。凉山围绕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积极融入全省“1+1+8”农业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农业生产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多措并举高水平建好“天府粮仓”“天府森林粮库”凉山片区。
凉山文旅持续“热辣滚烫”,端午假期通过“民俗+文旅”“传统+时尚”多元业态融合,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11.53万人次,同比增长23.08%。凉山大力发展全域全时旅游,加力推进旅游景区创建,着力在康养度假、乡村旅游、生态观光、民族风情、航天文旅、文博研学、影视演艺等产业上用心“培土”、精准“施肥”,让“老树发新枝、新芽成大树”。
放眼凉山,深刻把握重大产业链发展脉动,建圈强链奋楫扬帆,孕育而生的新质生产力正展现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与支撑。
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
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明确重点产业链长负责制,强化州级统筹、县市联动、部门协同,细化形成以“一条链、一专班、一张图、一方案”为架构的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
产业招商和项目建设同步发力,奏响“奋进旋律”。围绕产业链全景图谱,不断充实政策“工具箱”,动态更新产业链“招商指南及一图五单”,建立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全力以赴推动洽谈项目早落地,开工项目早建成,竣工项目早达产。
“定期”“围绕”“倾斜”“园区”……做好要素保障中频频出现的“关键词”,充分体现了一抓到底、善作善成的战略定力。定期研究推动产业链发展,及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围绕产业链“锻长补短建新”,制定支持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等功能,不断提升园区吸纳、承载、辐射能力。
从年初州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到年中政策举措加码……发展目标精准有力,重大举措接续递进。
凉山高效配置资源,不断优化产业生态、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水平,“稳”的基础有效延续,“进”的动能持续增强,“好”的因素不断积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百尺竿头再奋进。凉山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部署要求,立足国省所需,发挥凉山所能,推动建圈强链各项工作在落实上有力度、在发展上见成效,为全省大局贡献力量。
(文/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陈曦 图/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