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大美凉山|黄琅古镇:大凉山的“江南水乡”
2024-12-22 14:52 来源: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
举报

黄琅全景。 卢泯全 摄

“黄琅古镇美名扬,才子佳人出水乡。”

在大凉山东部,有一处宛如明珠般璀璨的所在——雷波县黄琅古镇。它静静地卧于山水之间,散发着千年文化底蕴的芬芳,展现着江南水乡的婉约与柔情。

这里,因山而秀、得水而灵,古镇山环水绕,文物古迹众多,水光潋滟的湖泊映衬着古镇风貌,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美景,是彝汉和谐的枕水小镇,素有“高原湿地水乡”的美誉。

千年古镇
田园水乡

美丽的黄琅古镇,位于雷波县东北部的马湖之畔,始建于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黄琅之古,据史料可查,可至西汉时期的“螳螂县”,明朝时期改称“黄螂”,民国时期更其名为“黄琅”。

踏入黄琅古镇,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由远而近,绿水与青山,稻田与村落,古街与老屋,都在轻轻诉说着流传久远的传奇故事。在这里,时间似乎变得很慢,慢到可以让人细细品味每一个瞬间。

黄琅的水,是古镇的灵魂所在。清澈的马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山峦和古镇的特色民居。阡陌纵横的田野,湿地与稻田唇齿相依,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那波光粼粼的景象,如诗如画,不似江南胜江南。

在这座枕水小镇里,彝汉文化和谐交融。彝族的火把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都在这里热闹地举行。独特的风俗习惯、多彩的民族服饰、悠扬的歌声、欢快的舞蹈,共同编织出一幅民族团结的美好画卷。

贡茶飘香
莼菜鲜美

千年文明,黄琅贡茶。水乡文化,源远流长。

黄琅有山,叫对门山,临峰叫老君山;黄琅有茶,叫绿茶,被誉为贡茶。

黄琅古镇悠久的茶文化,至少要从清代溯源,那时已开始大规模种茶。因品质优,相传是“贡茶”的产地之一。

清代诗人吴楚在其《马湖游记》中说,“近岸之阳山,产茶特佳。嫩芽小于雀舌,烹以清泉,作绀碧色,香秀而清。饮之味甘芳,沁人心脾,芳留齿颊。”黄琅绿茶之名,声名远播。

说起黄琅的特色,除了贡茶,不得不提那闻名遐迩的马湖莼菜。

早在西汉时期,莼菜、鲈鱼、茭白被誉为“江南三大名菜”。作为黄琅古镇的名片之一的莼菜,在马湖的怀抱中茁壮成长。它的叶片圆润如铜钱,浮于水面,仿佛是大自然撒下的一把把绿色的小伞。莼菜的口感鲜嫩爽滑,富含丰富的胶质,是餐桌上的一道珍馐。

每逢莼菜收获的季节,农人们划着小船,穿梭于湖面之上,轻轻摘下那一片片嫩绿的莼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用马湖莼菜烹制的菜肴,无论是清淡的莼菜羹,还是与其它食材搭配的佳肴,都能让人品尝到大自然的馈赠,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鲜美与清新。

同在黄琅古镇,莼菜生于水中,绿茶长于旱地。一水一地,相得益彰。难怪乎人们茶余饭后有云:“马湖的莼菜,黄琅的绿茶。”

黄琅古镇的产业多元化,茶叶、莼菜、天麻、竹笋、藤椒……春可游马湖观百花盛开,品黄琅绿茶;夏可泛舟湖上,体验采摘莼菜的乐趣;秋可观彩林、摘砂糖橘、赏菊花;冬可围炉煮茶,赏黄琅雪景。

黄琅古镇,这片大凉山的江南水乡,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物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黄琅古镇之美,如同一个美丽的梦境,让人不愿醒来,只想永远沉浸在这无尽的美好之中。

(文/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唐刚)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暂无评论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