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元乡位于会理市东北部,距离城区大约48公里,辖区面积170.78平方公里。为奋力绘就乡村宜居宜业新画卷,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槽元乡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金秋时节,走进会理市槽元乡,青翠的山林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烤烟、玉米、花椒、雪桃等农产品次第成熟,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一边说笑一边采摘、分拣、装筐……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这景象,与山明水秀、整洁明亮的人居环境共同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美化提升乡村环境 为和美乡村建设夯实基础
“屋子后面的垃圾赶紧清扫了哦”“用了的农具要摆放好”……每当槽元乡的村组干部们路过农户家,总会条件反射般看看周边环境是否干净整洁,这几乎已形成了肌肉记忆。
自“三大行动”开展以来,槽元乡党委政府以州、市督查暗访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压实乡村两级干部包保责任,遍访辖区所有农户,对农村人居环境、农户家庭卫生进行督促指导,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整治氛围。动员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力参与,重点整治“脏乱差”问题,巩固干净、整洁、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宣传栏、宣传标语、太阳能小喇叭、大小会议以及入户宣传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每周组织各村党员、公益性岗位、农户至少开展1次卫生大扫除,重点对公路沿线、河道沟渠、农户房前屋后等进行彻底清理,并设置了卫生评比栏;同时乡“三大行动”暗访督导组每月对各村环境卫生至少开展2次暗访检查,对督查出来的问题在全乡进行通报,并要求各村及时抓好整改。
“党委政府把我们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并督促指导我们打扫家庭卫生,这样的环境住起来更舒服、更满意,我们也会持续搞好自己的家庭卫生,全力支持人居环境整治。”槽元乡大元村的烟农龚二红说道。
不仅如此,槽元乡还聚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摸排并听取群众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公路发展的意见,结合各村实际考虑群众对道路的需求,积极协调交通、自然资源、乡村振兴等部门资源,优化各村交通运输环境,深入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逐步推进各村道路新建和改建、入户路硬化、村落生产生活道路与村主道路硬化连接,并设置护栏和交通标识标牌,确保道路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管护措施,组织农户对道路及边沟进行及时清扫,保持道路干净通畅。
培育良好文明乡风 为和美乡村建设培根铸魂
“槽元乡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家教家风等宣传引导作用,持之以恒推进移风易俗。”槽元乡党委书记罗建春介绍,近年来,该乡通过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铺张浪费、蹲地用餐等陈规陋习专项治理,引导广大群众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弘扬时代新风。同时通过深入挖掘选树“最美家庭”“最美母亲”、移风易俗示范户、好家风故事等先进典型,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为和美乡村建设培根铸魂。
每月召开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研讨上月“红黑榜”名单,开展“无效婚约”风险研判。指定专人负责,完善报备和“事中服务、事后评价”两个清单,形成闭环监管。建立健全7个村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修建9处硬化坝子,组建2支餐饮服务队,购置餐桌、餐椅、钢盆等供红白事集中办理使用。开展移风易俗有奖问答和塑料盆换钢盆活动,兑换钢盆600余个。建立移风易俗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评制度,7个村党组织书记主动签订移风易俗责任书,109名乡机关人员、村组干部及949户农户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建立移风易俗包保责任制,落实包村组干部43人,开展移风易俗重点工作宣传宣讲和督促指导。建立移风易俗常态化检查和专项督导制度,落实86名督导干部指导红白事操办,47名“指导员”全程参与红白事规范操办。
加强举报线索核查处置,广泛张贴举报电话号码和举报二维码。加强对辖区网络视频发布者的教育引导,对粉丝量1万以上的4名网红人员进行动态监管。处理移风易俗相关网络舆情4起,通报批评违规发布者3人。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通报学习《凉山州移风易俗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材料》,受众2500余人次。
选树州级移风易俗示范户1户、州级文明家庭1户、州级洁美家庭2户、孝老爱亲凉山好人1人,为市级及以上移风易俗示范户发放生活用品等物质奖励。辖区内7个村均设置综合“红黑榜”,实行每月评比。评比结果同步在乡级“红黑榜”上公示。给予“红榜”上榜户物质奖励,对“黑榜”上榜户进行“回头看”。
持续助农增收 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动力
和美乡村的基础在产业,潜力在产业,希望也在产业。近年来,槽元乡立足地域优势,坚持因地制宜谋发展,经过反复调研、实地考察和评估,形成了低海拔地区种植烤烟、红花椒,高海拔地区发展雪桃种植、肉牛养殖等,并积极引导农户在林间套种土豆、蔬菜等粮食作物,形成了立体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不仅如此,该乡还依托乡村振兴产业扶持政策,想方设法助农增收致富,鼓励有条件的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加大培训力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坚持传统农业与特色产业相结合,打造养殖黑山羊、生态鸡等经济增收点,稳固发展烤烟支柱产业,壮大雪桃、华山松等特色产业增收;持续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教育支持政策,综合运用减免学费、教育补助、教育救助、助学贷款等政策措施,全年发放雨露计划补助26.7万元;扎实做好防返贫监测工作,严格落实《凉山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手册》认定标准,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确保乡村振兴不落一户、不掉一人。
经过多年努力,槽元乡不少村民通过种植烤烟、雪桃、红花椒等走上致富路,增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乡党委政府的宣传引导下,村民大力支持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今的槽元乡,以烤烟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稳步推进,以红花椒种植、雪桃种植为主的林业产业增收显著,以肉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势头正盛……“产业兴、交通畅、生态美、百姓富”的新槽元未来可期。
(文/图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洪冬玲 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