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的贺信迅速传遍巴山蜀水,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议。
始创于2000年的西博会,已成功举办19届。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充分肯定本届西博会的重要作用,表明了中国愿与各国朋友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产业链稳定畅通的坚定决心。四川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认真贯彻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发挥西博会等重要开放平台作用,努力开创四川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西博会现场
习近平主席两次贺信
西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签约!签约!与习近平主席贺信一同传回四川各地的,还有争相引进重大项目的好消息。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景晖十分关注凉山州的表现,上届西博会上,其公司签约落地西昌投资建设高纯钛和高端钛合金生产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10个月。
习近平主席贺信指出,本届西博会聚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也为世界各国分享中国西部发展机遇提供了有效平台。
“投资西部,就是投资未来、互利共赢。”吴景晖对此感触深刻,决定乘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东风扎根西昌发展,今年启动新的投资计划。
令全川干部群众感到振奋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西部地区发展念兹在兹,两次向西博会发来贺信,去年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领航掌舵。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下,巴蜀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4年四川经济总量突破6.46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五,是2012年的2.7倍。
西博会现场
“若尔盖一级保护动物由9种增加到17种,黑颈鹤数量由原来的407只增长至2500只左右。”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干部索郎夺尔基,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分享贺信和西博会有关新闻。他说,近年来若尔盖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唯美画面,“家园之变,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关心关怀。”
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史鸿乐介绍,四川以协同思维拓展生态保护路径,川渝共治跨界河,川甘联修若尔盖湿地,赤水河流域立法成全国首个地方流域共同立法案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完善。
从一草一木,到一业一城,本届西博会专门举办成果展,展现锦绣西部的万千气象。2024年四川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6.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九成。
老工业城市自贡在转型升级中开辟低空经济新赛道。就在本届西博会开幕前夕,首架“自贡造”eVTOL航空器正式下线亮相。沃兰特航空高级副总裁黄小飞难掩激动:“我们公司陷入现金流枯竭的‘至暗时刻’时,四川拉了我们一把,推动项目在自贡快速落地,让我们分享到了西部发展的红利。”
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
区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西博会与丹巴‘美人脆’有什么关系?”学习习近平主席贺信,全国人大代表、甘孜州丹巴县章谷镇水子一村党支部书记余德春说,西博会的区域交流合作平台功能,让海内外客商了解到丹巴“好物产”,帮助地方“小产品”做成全国乃至全球“大生意”。
浙江是本届西博会的主宾省,携众多参展企业和采购商而来。金华市农合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诸葛兆华,准备采购500万元以上的“美人脆”苹果,通过产销对接方式,增强丹巴产业“造血功能”,助推东西部协作“金种子”结出“金果果”。
融入新发展格局,西部地区在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能源安全为例,全国每100立方米天然气有24立方米产自四川,每100度水电有30度来自四川。截至2025年4月,仅雅砻江流域就投产装机约2100万千瓦,累计发电量超1.1万亿千瓦时,3到5毫秒便可“闪送”至川渝、华东和华中等地的电力负荷中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新闻发言人胡朝辉表示,四川是国家电网特高压建设的主战场,近年来投运向家坝—上海、溪洛渡—浙江、锦屏—江苏、雅中—江西等7条特高压工程。“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继续建设好、维护好特高压工程,提升‘西电东送’能力。”
西博会现场
今年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5周年,一系列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的重大标志性工程走进展会。“西博会向世界展示了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市场活力和投资吸引力。”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副局长岳鹏说,借助西博会平台,宜宾这几年擦亮了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等城市金字招牌。“这次携120件‘宜宾造’产品参展,既呈现区域交流合作的成果,也希望有更多市场领军者与宜宾本地新能源企业合作,取得更多务实合作成效。”
25日下午,第十三届中国西部投资说明会暨经济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四川签下投资金额3169亿元的352个项目。四川许多干部群众表示,这些金灿灿的数据,印证了西博会的魅力,也彰显了西部地区焕发出的巨大生机活力,必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西部、走进西部、投资西部。
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大潮正起。四川省委党校教授杨志远认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聚焦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地区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子。
习近平主席贺信指出,我们愿以这次博览会为契机,同各国朋友进一步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深化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发展注入新动力。
“对外开放始终是四川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四川干部群众表示,西博会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西部、中国西部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要立足新的起点,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汽笛声声,中欧班列像钢铁驼队驰骋在“一带一路”。其中,中欧班列(成渝)开行数量居全国第1位。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庞建华表示,四川地处欧亚大陆的几何中心,下一步将持续完善通道布局,强化与欧洲枢纽节点城市的直达联通,同时深化“班列+口岸”“班列+产业”模式,为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中欧重点产业提供高效、稳定的物流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西博会现场
“党中央要求成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我们将承关怀而奋起,全力提升门户枢纽功能和区域整体实力,擦亮全国全球显示度。”成都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列举了一组数据,2024年成都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8733.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2.8万吨,总量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第5位;通达五大洲的航空客货运骨干航线网络基本形成,国际(地区)定期直飞航线增至73条、居全国第4位、中西部城市第1位。
参加本届西博会,“中国科技城”绵阳重点展示机器人产业等7个特色产业。近段时间,绵阳频频举办机器人路演活动,通过“以演代评”的创新模式,让专家、资本方化身“鉴宝大师”,从技术深矿中淘出“产业真金”。
“从‘两弹一星’到创新发展,绵阳拥有丰厚的产业底蕴,不断涌现新产品。”绵阳市科技局局长刘雨果说,绵阳保持战略定力,正以“开放合作”汇聚新资源,以“新质转化”塑造新动能,加快打造新技术策源地、新产业爆发地。
(四川在线记者 张守帅 李欣忆 陈碧红 何勤华 张蒙 王攀 行晓艺 宁蕖 王培哲 蒋君芳 樊邦平 祖明远 )